CIPS青工委学术沙龙活动之熊德意老师走进中科院自动化所

2018年3月30日,苏州大学熊德意教授应中科院自动化所张家俊博士的邀请,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智能化大厦第三会议室室做题为“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Beyond Attention”的学术报告。中科院自动化所宗成庆研究员、周玉副研究员以及学生四十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注意机制已经成为深度学习尤其是神经机器翻译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神经机器翻译中,注意机制为每个时刻的译文预测动态计算需要的源语言局部上下文信息。熊德意老师在这次报告中介绍了一种注意机制的替代方案,即循环上下文感知器(Recurrent Contexter),设计一个循环神经网络对源端和目标端的依赖关系进行动态建模。更进一步,熊老师介绍了一种新颖的神经机器翻译方法:闭环序列到序列模型(Cyclic Sequence-to-Sequence Model)。该模型在解码时通过重复编码源语言完成翻译过程,旨在打破编码器和解码器的界限。熊老师的报告内容丰富,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提供了很多值得思考和尝试的想法。报告结束后,熊老师跟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熊德意,博士,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计算机系系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青)获得者,牛顿高级学者基金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和“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苏州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对象。2007年至2012年在新加坡资讯通信研究院任研究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翻译、多语言信息获取、自然语言理解和深度学习等。在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IEEE TASLP、 AI、JAIR、 AAAI、 IJCAI、 ACL等国际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Springer出版英文专著一部,编著会议论文集多部。2009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6年获得中文信息学会“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汉王青年创新奖”一等奖。曾是亚洲自然语言处理联合会AFNLP干事、新加坡中文与东方语文信息处理学会理事会成员。目前是中文信息学会理事,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系统及应用专委会副主任。担任IALP 2012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CWMT 2017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欧盟多国联合项目QTLeap咨询专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