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0-21日,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学术年会暨理事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会上颁发了“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汉王青年创新奖”,以及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拓尔思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两位执行委员:清华大学刘洋副研究员、中科院自动化所刘康副研究员获得2014年度“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汉王青年创新奖一等奖”。
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是经科技部批准设立的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最高科学技术奖,主要授予该领域在基本方法或关键技术上有原始创新或重大突破,对推动我国中文信息处理事业或行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创造出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或个人。“汉王青年创新奖”设立于2010年,主要授予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学者。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仅有两人获奖。
刘洋老师的研究方向是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翻译,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树到串统计机器翻译和判别式词语对齐。他在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ACL、AAAI、EMNLP、COLING等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领域权威国际刊物和会议上发表20余篇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ACL上发表7篇论文,是国内一作ACL论文最多的学者之一。 其中,刘洋老师在COLING/ACL 2006上发表的关于树到串翻译的论文获得了ACL 2006亚洲自然语言处理优秀论文奖,这是国内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学者在ACL上首次获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Dragmir Radev教授对从1979年至2010年的所有ACL论文进行分析,每年遴选出一篇对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论文。刘洋的论文被选为2006年的做出重要贡献的论文。2010年,刘洋在ACL上开设了题为“Tree-Based and Forest-Based Translation”的讲习班,向国际学术界系统介绍基于句法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这是国内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学者首次在ACL上开设讲习班。刘洋老师还获得200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2014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此外,刘洋老师还担任了ACL 2014讲习班共同主席、ACL 2015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席和SIGHAN的information officer 。他在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担任计算语言学专委会秘书长和青工委执行委员,在2013年和2014年全国计算语言学会议的组织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康副研究员的研究方向为文本信息抽取和问答系统。在观点信息挖掘、知识图谱构建、知识问答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如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以及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如ACL、IJCAI、AAAI、EMNLP、COLING、CIKM、WWW等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得COLING 2014最佳论文奖、KDD-CUP 2011 Track2评测全球亚军。开发了“中文网络百科实体知识自动挖掘工具”、“百科知识问答系统”等多个系统,并且在中国出版集团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华为公司、科大讯飞、腾讯公司等得到实际应用。所撰专利获得华为2014重点专利、“CCF-腾讯犀牛鸟基金”重点专利奖,刘康副研究员也曾获得“CCF-腾讯犀牛鸟基金”最高奖:“犀牛鸟卓越奖”。
图1. 刘洋副研究员获颁奖状和证书(颁奖嘉宾:汉王科技总裁姚刚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张桂平教授)
图2. 刘康副研究员获颁奖状和证书(颁奖嘉宾:教育部语信司张浩明司长和北京理工大学黄河燕教授)